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方舟子批崔永元,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学生物的请进

yaxin868 47 0

  方舟子批了小崔一大篇,还是两大篇、三大篇?我不晓得,可只对以下连接里这段话有兴趣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

  

  【方舟子】

  由于美国不对转基因食品做标识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即使店员听得懂你的洋泾浜,也无法确定哪些

  食品含转基因成分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只能做检测才知道。根据美国俄亥俄首府大学生物系的抽查,

  美国超市卖的国产玉米产品中75%是转基因的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从中美洲、南美洲进口的玉米产

  品则只有23%是转基因的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

  为啥?因为我只对科学论文有兴趣,因为它可以查对核实,可以看出是否存在问题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空口说白话美国食品里60-70%含GMO的,证据在哪里?具体怎么验证的?

  你看人家方舟子,好歹也是个生物学博士,人家就知道引用科学文献来说明问题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对付小崔的美国调查,方舟子动了真格,上科学论文。

  这就有意思了,我喜欢看这个,这是有据可查的东西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但是问题来了,方舟子给的那个连接,有人能连接到论文吗?

  方舟子怎么也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骗人吧?当然不会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我帮他一把,连接来了:

  

  各位懂的、支持方舟子的人们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能看出点儿门道吗?

  首先,这是一篇本科生写的研究论文,发表在校内期刊上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连接里可以看到undergraduate_Research的字样。

  于我没啥,我想这事儿要是放在方舟子的对立面,大家能不能像想到宣称是“美国俄亥俄首府大学生物系的抽查”,竟然是一个(没错,仅仅一个)本科生的研究论文,方舟子会说出什么样讽刺挖苦的话来吗?当然,我不是方舟子,我还是喜欢看论文,因为这是摸得到够得着的东西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

  这篇论文使用一般最简单的PCR方法(我倒没有寒碜人的意思,如果能用简单方便的办法解决问题,那些fancy的PCR不仅试剂贵、仪器贵,还麻烦得多),针对制造GMO种子常用的转基因方法的两段特殊DNA序列进行扩增, 即CaMV 35S Promoter 和 NOS 3’ terminator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

  简单地说(考虑到很多人不懂,我尽量说明白),就是这两段DNA序列不会出现在非转基因的植物里,因为它们是专门用来做转基因的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作者从各个超市买来玉米食品作为样本,提取的DNA,用PCR(一种人为扩增特定DNA序列的方法,把原本只有一到两个拷贝的DNA序列,扩增上百亿倍,从而方便用来研究,在这篇论文里,就是达到能跑胶看到的目的)扩增出来了这两段序列,那就说明该食物有GMO的存在。

  反过来说,如果PCR没有扩增到DNA片段,推理就是那种食物里不含GMO玉米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道理挺简单,可是作者独出心裁,来个惊人之举,说他另有一种PCR的扩增手段(特定的一对primers),可以只扩增不含GMO玉米的DNA。

  列出来看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在作者特有的PRIMERS的PCR下,电泳胶的结果应该是这样:

  200bp片段---GMO玉米(CaMV 35S Promoter 和 NOS 3’ terminator)

  455bp片段---不含GMO的玉米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

  既有200也有455的,则说明此食物里的玉米是混合的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

  谁能告诉我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GMO玉米为什么不会出现455的片段?

  按理用T-DNA做转基因,一般目标基因在右,marker基因在左,两头是T-DNA片段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

  Promoter and terminator 中间隔着目标基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小于200bp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而且根据论文作者的描述,显然有两对primers,一对在Promoter里,一对在terminator里,各扩增其特殊的DNA片段(大小基本相等,200bp左右)。

  那么就必须有第三对primers,这俩小东西真特殊,只扩增非GMO的玉米DNA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谁能告诉我,怎么做到的?

  好吧,就算这俩primers分别位于T-DNA插入位置的玉米genome的两侧,在没有被插入的野生型玉米上,他俩相隔455bp;如果有转基因的插入,凭空多了一大段外来DNA,比方说,2kb,那么这俩Primers就相隔了2455bp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

  再把PCR的程序里的elongation设定在25秒左右,问题就解决了,是不是?一个扩增循环下来,最多也就扩增500bp左右,200和455都没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扩增2455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对吗?

  当然不对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顺便说一句,这篇论文是我看过所有论文里,在实验方法里对于其PCR的primer序列及程序没有任何描述,也没有对此给出任何索引的“论文”(真亏了方舟子的好眼力)。

  我们知道T-DNA的插入是随机性的,只有当时做的人通过序列分析知道它插在了哪里(如果想知道的话),而这个做论文作者却是不晓得的(那也是商业机密)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同时这些样本又是随机购买的,更不可能知道样本食物里到底含有那种具体的GMO玉米。

  所以,这两端的primers的序列是没法儿得知,也就设计不出来,PCR无法进行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

  那么如果是用T-DNA做knockout,还不仅仅是knockout某个基因的功能,必须是去掉了一段野生型的DNA片段(最少455bp),嗯,可谁能做到?但是没办法,为了救方舟子只好这么乱猜了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

  那么这个被转基因去掉的455片断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岂不是只有在非GMO的玉米才有的吗?

  当然,但前提是:论文作者知道这个片段的序列(这该是怎样松驰的商业机密?),而且所有他随机抽取的玉米食品样本,都是去掉了同样的这个片段(这该是怎样惊人的巧合?)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所以,根本不可能!

  谁来帮我救救方舟子方舟手机版生物凶猛

标签: 崔永元 舟子 饥不择食 地步 生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