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有两个力挺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格外受到关注,一个是一手将以色列打造成“中东第一强国”的美国,另一个则是至今仍在对犹太人感到忏悔的德国。
没头脑和不高兴
不同于在俄乌冲突中相对中立的表态,德国从一开始就坚定地站在了以色列一边。哈马斯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后的第一时间,德国总理朔尔茨就告诉记者,以色列有权对“野蛮袭击”作出自卫。
朔尔茨还说,他已经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过电话了,明确表达了德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并谴责柏林街头那些庆祝哈马斯突袭成功的集会。
随着巴以局势持续恶化,朔尔茨几天后再次发表讲话,称维护以色列安全是德国的“国家利益”,他们除了支持以色列别无选择。任何反以、反犹的行为和言论都将被视为犯罪。言下之意就是,如果被逮到参加反以机会,就等着去监狱里踩缝纫机吧。
德国政府对以色列的支持不只是口头说说,朔尔茨在给内塔尼亚胡的电话中提到,以色列可以向德国通报他们所需的“任何需求”。泽连斯基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大家不都是犹太人吗,凭什么对内塔尼亚胡区别对待?
两位“战时总统/理”的握手
展开全文
就连西方社会谨慎对待的加沙平民,德国也是毫不手软。当被问到德国是否支持以色列全面封锁加沙地带这一反人道主义行为时,德国政府副发言人霍夫曼表示,他们对以色列的行动没有任何异议,出于对以色列自卫权的支持,平民不应该被纳入考虑范围。
是的,你没有听错,这段话确实出自被称为“欧洲圣母”的德国政客口中。要知道,就连美国政客都不敢这么说,更何况是境内拥有众多阿拉伯移民的德国。
很多人把德国对于以色列的无底线支持归咎于他们在二战时犯下的罪行,但其实,除了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德国力挺以色列也有现实原因。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盟军瓜分,东边归苏联,西边归美英法,直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两德才重新恢复统一。
朔尔茨一行在以色列机场躲避“炮火袭击 ”
在这期间,以色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西方施压,要求他们威胁西德政府:如果不对以色列支付巨额赔偿,以后就别想从犹太人控制的银行借钱了。
德国作为战败国,不仅要偿还战争期间借的外债,还要向战胜国支付赔款。一旦资金链中断,别说战后重建了,整个国家都有崩溃的风险。
无奈之下,西德政府只能同意以色列提出的赔偿方案。在之后的二十年中,德国提供的巨额赔款为以色列发展基建和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德国的众多武器也被送到以色列军营,在后来历次中东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然,现在的德国和半个世纪之前的西德有很大不同,作为欧盟经济一把手,德国已经不用因为钱的事向以色列屈服了,但可能是因为跪得太久站不起来了,德国对犹太人的忏悔似乎仍然没有结束,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力挺以色列。
德国警方逮捕亲巴勒斯坦人士
现实层面的原因则和伊朗有关,尽管俄罗斯和伊朗方面多次否认,伊朗无人机的碎片还是出现在了乌克兰战场上,俄乌冲突的爆发,迅速促进了这对难兄难弟在各个领域的和解,成为像美以一样坚定的盟友。
而伊朗在巴以冲突中,明显是站在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一方的。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不是伊朗和阿拉伯王爷们多年来对哈马斯的资金支持,后者不可能在加沙地带长期被围困的情况下对以色列发动如此成功的突袭。
一旦战火蔓延到伊朗,不排除俄罗斯暗地里向德黑兰提供先进装备的可能,所以朔尔茨从一开始警告伊朗,让他们不要参与到本轮巴以冲突中,不管是直接下场,还是通过黎巴嫩真主党间接参与。
简单来说就是,出于德国自身的利益,朔尔茨不希望伊朗和俄罗斯在两场冲突中形成反哺,德国再怎么中立,毕竟是西方世界的一员,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员。再加上和犹太人的历史恩怨,就更要讨好以色列了。
朔尔茨:不装了,其实我是散落在外的精神犹太人
一周前,朔尔茨还参加了一座犹太教堂的揭幕式,现场拍摄的照片中,他还戴上了犹太人的小帽,看起来滑稽不已。而上一次他以如此搞笑的面目示人,还是摔伤了眼睛打扮成“杰克船长”。
此情此景,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德国政客真是没落了,只能寄希望于近来声望大增的极右翼选择党,带领德国再奋斗一次了。